民警在犯罪嫌疑人王某家中搜寻证物
只因收废品人进小区被拒,业主便怀恨在心,跟踪物管将其刺死在回家路上。18日上午,济南天桥警方宣布破获“3.06”故意杀人案。
61岁物管下班路上遇害 还有50米就到家了
2014年3月6日19时许,济南市公安局天桥区分局泺口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辖区某胡同内发现一名男子浑身是血地半靠在墙角,好像已经死亡。民警经过现场勘查,发现男子背部及面部有多处锐器伤,已经失血过多死亡。
经走访,死者名叫张某(男,61岁,济南人,为天桥某小区物业管理人员),而张某遇害的地点距离其家门仅有50米之遥。
经过对案发现场勘查,民警发现,受害人随身财物未丢失而且口袋没有被翻动的痕迹,凶手作案凶残且指向性明确。专案组民警判断此案系报复杀人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到底是谁和张某有如此深仇大恨呢?
现场惊现“白边布鞋” 跟踪人保持11秒距离
接下来,专案组针对张某的社会关系展开走访调查。受害人张某系某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因工作关系平日与小区内许多居民都有接触,但并没有与谁结仇。民警发现,张某的工作、生活也比较有规律,下午6点半准时下班,7点到家。根据张某遇害地点分析,犯罪嫌疑人应该是事先尾随张某到达作案地点,然后使用锐器将其杀害。
民警调取了张某工作单位至其遇害地点这3公里沿途的所有监控录像并仔细查阅。经过对监控录像的反复筛选比对,民警在案发现场附近一处监控录像中发现了疑点。受害人曾于案发当晚18时43分40秒骑车路过该处,紧接着11秒之后,一名身影模糊、脚穿一双白边布鞋的男子也骑车路过此处。
两分钟后,监控中再次出现了“白边布鞋”的身影,“白边布鞋”是路人还是凶手?经过无数次仔细查看这一段监控录像,细心的民警终于从摄像头左侧停放在路边的小货车后挡风玻璃上发现了“端倪”——就在“白边布鞋”路过摄像头位置后不久,小货车后挡风玻璃上迅速闪过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背影。
为了更真实的还原现场,民警在同样光线条件下骑自行车反复经过摄像头,直行,左转,左转,直行……很快,事实证明了民警的推断:案发当时,这名可疑的“白边布鞋”果然是尾随受害人左转进入了案发现场,具备作案时间。
民警立即围绕这一重大线索,沿受害人离开小区值班室后至案发现场可能途径的路线仔细翻找监控录像。果然,民警在另一处监控录像里,看到了案发当晚,受害人途经一路口11秒后,出现了“白边布鞋”的身影。经过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仔细辨认,民警确认“白边布鞋”正是暂住在该小区内的男子王某。(男,40岁,吉林省榆树市人)
凶犯落网真相大白 只因卖废品不成动杀机
3月9日14时许,民警在泉城广场附近的一处快餐店内,将正在吃饭的王某抓获归案。王某落网时,脚上穿的正是那双频频在监控录像中出现的“白边布鞋”。
面对审查,王某起初拒不承认犯罪事实。为了找出确凿证据,民警随即来到王某家中找出了案发当日王某所穿的衣物及其作案时戴的深色手套。经过仔细勘查,民警发现衣物袖口处有遗留血迹。之后经过比对,确认血迹正是受害人张某血迹。
在确凿的证据面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如实交代了其报复杀人的犯罪事实。原来,2013年底,犯罪嫌疑人王某卖废品时,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张某曾经阻挠王某找来的废品收购人员进入小区内,双方因此发生矛盾。王某一直怀恨在心,始终想找机会报复一下张某。
于是王某悄悄跟踪张某,摸清了其上下班的活动规律及行走路线,但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而一直没有下手。2014年3月6日下午18时许,王某见张某下班后离开值班室独自骑车回家,便骑自行车偷偷跟在张某身后。
当受害人张某行至距离其家门50米处的偏僻胡同内时,王某乘其不备,用随身携带的单刃尖刀向张某身后连刺数刀将其杀害。作案后,王某骑车返回小区,将作案时带的深色手套洗干净后藏在家中衣橱内,并于第二天将作案用的单刃尖刀丢弃。王某自以为天衣无缝,所以案发后并未逃离济南,而是像往常一样继续工作和生活,然而,令其万万没想到的是,仅仅67小时之后,便落入了法网。
审讯中,王某又供述了其多次在所住小区及临近小区放火烧毁单元楼电表及住户地下储藏室的犯罪事实。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因涉嫌故意杀人已被天桥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在进一步审理中。
文章来源于《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