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高校物管专业 为何就业容易招生难?

发布日期:2014-01-08 16:33:21浏览次数:1352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难找,特别是适合中层管理岗位的技能型人才。”芜湖市区一家物业公司老总,近日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招聘物业管理人才,结果两手空空而回。原因是,本来读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不多,而本地和外地的物管单位要人的很多,他下手晚了,学院无生可荐。他说,现在离大三的学生毕业还有近半年时间呢,没想到物管专业的学生早就被用人单位抢光了!他向公共管理学院的何院长“抱怨”: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这么抢手,那学校为何不多招些呢?何院长苦笑而答:早就想多招了,可要有那么多考生报考呀?

    物管专业学生很紧俏

    听这家物业公司老总如此说,记者昨天赶往芜湖职院公共管理学院采访。何院长说,他们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在安徽省高校中是最早开设的,至今在本省高校中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也不多。今年的应届毕业学生仍在实习阶段,但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早已“脱销”。据了解,芜湖职院的物业管理专业,近几年每年毕业生只有100多人,今年也是这么多,这些学生才进入大三,就被本地和外地的大公司早早预订了。他们学校的这个专业与安徽伟星物业公司、深圳华强物业公司、碧桂园物业公司、柏庄集团物业公司、安徽融汇物业公司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协作关系。他说:“这些年来他们学校的物管专业毕业生,几乎是百分之百就业,只要学生想上班,就没找不到接收单位的,除非自己不想去。”

    芜湖职院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们预计,根据我国住宅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分析,物管专业毕业生这种就业好形势,可能还会持续很多年。从他们口中,记者了解到,物业管理行业可以说是现在最缺乏人才的行业之一。我国的物业管理公司发展很快,但从事物业管理人员学历构成中,中专、高中及以下从业人员占大头,物业管理本专科毕业生很少,这导致中高层管理人才严重缺乏,从而造成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何院长说,他们市场调查发现,现在许多物业管理公司基层人员年龄偏大、流动性高,中层管理人员人数偏少而且专业性不强,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的缺口也很大,造成一些管理高档居住社区、高档酒店、写字楼、商场的大型物业公司,常年为人才捉襟见肘而发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档物业的数量也会大增,物业公司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服务的竞争,实际上和其它行业一样,也是专业人才的竞争。

    物管专业招生却冷清

    就是看准现在和未来物管行业人才的庞大需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才办起了物业管理这个专业。虽说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不愁嫁”,但学校却为另一个难题发愁,那就是“娶不易”。每年的高考考生中,真正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很少。“我们学校物业管理专业每年新招的100多学生,相当多的不是填报了物管专业,而是通过服从志愿调剂过来的。学校是想扩大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但生源无法保证啊!”何院长坦言。

    记者采访了解到,芜湖职院的物管专业毕业生,进入物管公司后,起薪不错,目前都在2500元至3000元,由于进入的是管理岗位,加上有对口的学历,发展的平台也不错。不少毕业生上班没几年,就被公司提升至部门主管或负责人。

    待遇和发展都不错,为何考生报考不积极呢?老师们告诉记者,物业管理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中,就业形势最好的专业之一。之所以考生和家长不愿选择它,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长和考生盲目跟风。近年来高考考生都热衷于选择金融、财务、法律、IT类等专业,期望日后进入这些“有名有利”的行业,当光鲜的白领金领,导致考生选择攻读机械、化工、冶金、水利等工科类专业的热情降低,物业管理专业就更是如此;其次是社会上对物管行业存在偏见。如今许多学生选报专业就是为了今后就业能坐在四季如春的办公室里挣高薪,而物管行业在此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对市场需求的错误判断,导致需求失去平衡,引发“专业结构性矛盾”。

    老师们认为,物管专业招生难,也与该专业的自身推广不力有关。在许多家长和考生眼里,物业管理是伺候别人的,社会地位不高,从事这个行业没有什么前途,其实这是对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误解。高校物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较强,能够在住宅小区、写字楼、商业物业、工业物业等各类物业从事物业服务与管理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物业公司、综合型办公楼、宾馆、大型商场、智能楼宇等,从事物业租赁、转让、出让、估价等物业经营业务、物业管理业务、物业设备的维护管理、物业公司部门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和房地产营销工作。可以说,物业管理专业属于现代新型服务行业。

 

 

文章来源于《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