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游之所见所感——金郭敏博客

发布日期:2016-11-06 13:16:28浏览次数:1542

    在内心我一直不喜欢日本,对近代史中给我们国家造成最大伤害的一个弹丸之国,有非常明显的拒绝心理。而公司恰恰组织了日本游,学习其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细节内容。

    十月底,在晚点三个多小时后进入了这个以樱花著名的国家,从大阪开始六天的旅行。此后五天从点点滴滴的细节获得了一些在日本的直接感受,渐渐改变了原先内心的排斥,为提升今后所从事的物业服务工作积攒了一些浅见。

    首先是日本的环境清洁,各种公用设施的标识较为完善。当飞机在大阪关西机场降落后,航站楼并非崭新,却很干净,我们以物业人的挑剔眼光找寻其中的不足,不过却被角落放着的灭火器吸引,灭火器放置在简单的底盘上,标识大而详细,对比我们大楼里的灭火器,更容易让普通人在紧急状况下正确使用。

    记忆更深刻的是对于日本卫生间的感受。在日本的几天住宿中,恰巧都是很小的卫生间,面积约2平方米,内部空间甚至无法同时容纳两个人转身,是非常简洁的白色整体卫生间,没有异味没有洗澡后的雾气,设施完全像前一天刚启用的样子。白色器具在日常使用中也是比较显脏的,难以藏匿污垢,日本公共场所卫生器具都是白色,不放置污物桶,不太见到水渍。在景点、餐厅、高速公路服务区,卫生间中配置人性化,我们也见识并尝试了之前被大家议论的带加热冲洗功能的马桶圈,附着比较详细的使用方法,使卫生间的功能升华。卫生间的环境器具干净,让游人信任卫生程度,联想到大楼内有人是双脚蹲在坐便器上使用,起因应是怀疑坐便器的卫生程度,我们也缺少“不给他人添麻烦”的引导,如果岗位保洁员在巡查中清理水渍、使地面干燥,注意卫生间接缝的卫生,及时检查擦手纸的使用情况,并对污物桶按时倾倒,将提高使用人对卫生间的信任,减少那些不规范使用,减少现场保洁员的工作量。

    头脑里经常回忆起的画面还有日本人的职业素养以及不变通的执着态度。在关西机场出来,拉着行李走向大巴车,时间已是夜里十一点,也第一次享受了不用自己搬行李的服务,头发花白的司机将行李一件件放入舱内,其实当时我们一行人都认为搬行李本该是自己做的事,夜里也没有其他人监督司机的行为,但是司机没有悄悄的变通,或者不做这项服务,或者也可以说自己年龄大了搬不动行李,这是落地后第一次的接触,领教了日本人的较真。

    第二天在岚山公园和渡月桥游玩。作为著名的景点,我们看见了旧时电影中的人力黄包车,与我们的祥子相比,这些人力车夫年轻英俊,服装是传统和服的改进版,背后一个大大的岚字,他们把自己当成岚山公园的景色,甚至有时拉着的欧美夫妇异常肥壮,他们脸上显露着发自内心的自信微笑,在公园道路上拉着客人快速奔跑。这时候想到我们的形象岗,外形上不输给这些人力车夫,缺少从心底散发的对岗位的信心和笑容,与人接触显得不自信,有待借鉴并引导。

    我们旅游大巴穿越京都街道时,遇到路边一家企业有客人访问,客人的车子已经离开,迎送的三十余名员工保持着非常热情的神情,还在使劲的挥手鞠躬。在我们物业服务过程中,几乎都有接待各级领导参观、调研、视察等,我们比较重视客人到来的迎接,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接待流程,对于接待结束的送客过程稍有欠缺,不那么热情真挚,对比日本员工即使车辆已经驶出视线依然表达的热情挥手鞠躬,中间的行为差距有认知上的原因,更有职业素养的不足。

    匆匆几天的日本之行,让我们粗粗接触了日本的一些文化以及礼仪,对日本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被我们国家日益强盛发展的表象所掩盖,这个国家社会服务与管理进入了精细化程度。我感受东京银座的繁华,体验温泉中的坦然,更有小到购物中服务员对找零、包装的细腻。同为服务,很多硬件上的差距在缩小,其中服务意识和工作的认真态度,我们有差距,而看出了差距后,我们希望在写字楼物业服务中多借鉴多探索,尽快将目前能改变的东西运用到实际服务中,逐步缩小差距。    

 

                                                金鼎广场物业服务中心 金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