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游体会之严格的垃圾分类与处理——李强华博客

发布日期:2016-11-06 13:15:58浏览次数:1472

    2016年10月16日,我有幸参加公司统一组织去日本学习考察,不过,去日本后确实感想很多,去过多个城市和乡村,所到之处给我的感觉确实干净。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无论中国人对于日本有多么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肯定能达成共识:日本非常干净。

    日本的干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严格的垃圾分类与处理。但如果没到日本生活过,很难体会日本人对于垃圾分类以及处理的严苛,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在日本工作和生活过的朋友。垃圾不是想扔就能扔。简单来说,不同的垃圾要分开用透明或至少半透明垃圾袋(或者专门的有盖垃圾容器)密封,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扔指定的垃圾。比如我居住的东京都丰岛区,垃圾大致按照可燃性垃圾、不燃性垃圾、资源垃圾(即可回收)、不可回收物品,还有大型垃圾进行分类。每周一和周四可以在楼下垃圾站扔可燃性垃圾,如厨余(必须去除水分)、废纸等;每周二可以扔塑料瓶、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每周三扔废报纸、纸壳等资源垃圾;每周四在可燃垃圾外,还同时可以扔不燃性垃圾,如皮革橡胶制品、塑料品、玻璃瓶等;每周五扔不可回收物品以及含有陶瓷、金属类的垃圾。

星期六、星期天呢?对不起,周末以及公众假日不能扔垃圾,请自己存放在家中。另外,垃圾需要在早上8点以前放到垃圾站,不是一天什么时候想扔就扔。

    这些垃圾是可以“免费”扔的——我的房租里已经包含了垃圾处理费用,但我之前提到分类中的“大型垃圾”不在免费处理之列。比如大家电、家具等物品,必须专门致电“大型垃圾接受中心”,预约申请并另外付费。

    如此复杂的流程,记不住怎么办,可以不按规定乱扔吗?不行!乱扔垃圾在日本属于“不法投弃”,会被征收高额罚金。我的租房材料明确告知,一旦我被认定存在不法投弃行为,每袋垃圾要支付5250日元(约合人民币340元左右)罚款,以及为了回收处理该垃圾的全部费用。如果不法投弃行为严重或者屡教不改,租房合约可终止,房租不予退还。

我入住前,房屋中介的员工再三提醒我,将来离开日本的时候,房屋必须恢复原样,即我拎包入住,走的时候也必须把自己的东西全部带走,不能留一点垃圾在屋里——包括入住期间添置的任何家居用品,否则会被额外追讨垃圾处理费用。

    对这一规定我有些难以理解,从资源节省的角度而言,有些可以重复利用的二手家具为什么不能让它们发挥作用呢?但既然要求如此,我也只能遵守。入住后我去超市购买必备的生活用品,一边盘算着哪些东西是需要的,一边琢磨着哪些东西将来离开的时候可能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然后竭尽可能缩短我的购物清单。在日本住了两天后,我实在难以忍受在屋里只能席地而坐,用电脑得盘腿或跪在桌子前,跑去家具店买了一个小的折叠沙发。结果住在大阪的朋友来东京看我时大吃一惊:“你在日本就待三个月还买一沙发?你走的时候还得花钱处理掉。”

    应该说,正是这种严苛的制度,使我从一开始就不想制造垃圾,尽量将生活保持在一种“极简”状态。而这正符合了日本人保持环境洁净的第一理念:减少垃圾的产生当然比事后再处理要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