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开工大吉”有点不一样。正月初八,《人民日报》头版刊发长篇评论《艰苦奋斗再创业》——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凯歌行进,“就是一部开天辟地的创业史、从未停歇不断再创业的奋斗史”,更吹响了中华大地“再创业”的号角。
文章中写道,从上海石库门小楼里成长出中国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创业团队,历经28年的艰难求索、浴血奋战,新中国终于宣告成立,这家创业公司用28年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然而,任何一项事业都不能靠“守”来维系,必须靠不断的再创业来发展。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惟有在奋进中继承事业,在创新中光大事业”。“从推进土地改革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到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拓,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从未有过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再创业;“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勇于改革开放……激发出亿万人民勤劳致富的澎湃热情,释放出神州大地创新创造的无穷能量”,是再创业;如今,这个团队把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又踏上了新时代再创业的壮丽征程”。
回望过去,万科物业就是在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再创业大潮中应运而生。1990年,受索尼售后服务理念启发,万科物业踏上了创业的征程。虽然“背靠大树好乘凉”,但作为万科集团的子公司,万科物业却一次次选择了创新,第一个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第一个业主委员会诞生……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万科物业又一次吹响“再创业”号角。2014年,万科物业开启数字化物业探索;2015年,万科物业开启全面市场化;2017年,“住宅、商写,两翼齐飞”正式纳入万科物业公司战略;2017年全面推进基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事业合伙人机制改革……
对于一代又一代万科物业的探索和奋斗,我们理当心怀感激。但如果想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再创业”的雄心和走出“舒适区”的决心,万科物业就很可能躺在功劳簿上“为时势所淘汰”。正如《艰苦奋斗再创业》一文中所讲的那个故事:泰山半腰有一段平路叫“快活三里”,一些游客爬累了,喜欢在此歇歇脚。然而,挑山工一般不在此久留,因为久歇无久力,再上“十八盘”就更困难了。
当下,万科物业信息化、物联网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够继续保持创业者的姿态,与时俱进,向劳动者赋能,新技术就有可能变成旧技术,为时代所抛弃;当下,万科物业市场化取得一些成绩,但如果想就此“歇歇脚”,而不能在3年内让这些项目的品质达到万科物业标准,就极有可能稀释万科物业的品牌,为业主所抛弃;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如果不能关注基层奋斗者、释放他们的活力,就会被巨额的成本拉垮;当下,万科物业快速发展,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如果不能快速地吸收营养、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可能被发展所抛弃……
摘抄《艰苦奋斗再创业》中关于“再创业”的阐释,与所有万科物业人共勉:
“再创业”的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意。这个“再”,意味着赓续不断、再接再厉;这个“创”,意味着闯字当头、新字当先,奋斗在其中;这个“业”,就是每个人干出的大小业绩,汇聚成党和人民的事业、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回看万科物业的行为价值守则“客户无错、无功即过、敢为人先、诚信礼廉”,符合大势,值得呵护、坚守。
“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卷正在进行”。万科物业人生逢其时,躬逢其盛,理当以奋斗者的姿态回应时代的召唤!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