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全无小事,消防安全攸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任何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在这个社会中,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同舟共济、安危与共的整体。因此,我们在做好自身物业管理的消防安全时,更希望广大业主能一起参与消防安全的管理。
杭州千万豪宅大火导致一家四口遇难的事件,让城市公共安全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普通市民在城市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如何应对和处理,越来越被关注和强调。
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图说灾难科普自救避险逃生•火灾》主编刘中民教授。他以上海为例,对城市可能面临的灾难性城市安全事故做如下的依次排列:火灾、地铁事故、内涝、传染病扩散、恐怖袭击等最可能给上海造成灾难。事实上,杭州与上海又是何其的相似。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发生火灾1万起左右,死2000多人,伤3000-4000人,每年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其中,自救与互救技能的匮乏、逃生演练的空缺,都成为城市安全事故转化为灾难的诱因。”刘教授表示,在充分认识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同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将伤害降到最低,“灾情现场,往往没有及时、足够的救援人员和装备可以依靠,加之专业救援队伍的到来受到时间、交通、天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难以在救援的‘黄金1小时’内展开有效救助。这种情况下,灾难现场的灾民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被救者又是救援者。唯有通过角色转换,在很短的时间内实施决定性的自救互救方法,才有可能使灾难中的伤员获得生存机会。”
那么,火灾逃生时的常见错误有哪些?
错误一:冒险跳楼逃生。
发生火灾后,当选择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死,火势愈来愈大,烟雾愈来愈浓时,人们往往很容易失去理智。此时,切记不要随意跳楼、跳窗,而应另谋生路,万万不可盲目采取冒险行为。
错误二:一味从高处往低处逃生。
特别是高层建筑一旦失火,人们总是习惯性地认为,只有尽快逃到一层,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殊不知,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因此,在发生火灾时,首先应弄清火灾发生的方位再决定逃生方向,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错误三:只知向光亮处逃生。
在突遇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向着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而这时的火场中,光亮之地往往正是火魔肆无忌惮地逞威之处。
错误四:盲目跟着别人逃生。
当人突然面临火灾威胁时,极易因惊慌失措而失去正常的判断思维能力,第一反应就是盲目跟着别人逃生。常见的盲目追随行为有跳窗、跳楼,逃(躲)进厕所、浴室、门角等。克服盲目追随的方法是平时要多了解与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与逃生知识,避免事到临头没有主见。
错误五:习惯从进来的原路逃生。
这是许多人在火灾逃生中会发生的行为。因为大多数建筑物内部的道路出口一般不为人们所熟悉,一旦发生火灾时,人们总是习惯沿着进来的出入口和楼道进行逃生,可当发现此路被封死时,已失去最佳逃生时间。因此,当进入一幢新的大楼或宾馆等场所时,一定要对周围的环境和出入口进行必要的了解与熟悉,以防万一。
火灾无情,该如何在火场中逃生自救?
1.开门时,若摸到房门是冷的,要先从门缝检查一下是否有烟雾,如果没有,可马上开门离开。逃生时,如遇到浓烟,务必匍匐前进,保持头部低垂,因为浓烟从下往上扩散,越接近地面,浓烟越稀薄,呼吸较容易,视野也比较清晰。
2.如果开门时门把烫手或门隙有烟涌进来,切勿开门。最好从窗口或其他出口逃生。
3.冲出火场时,需要把头部和全身淋湿。如果衣服着火,千万别奔跑,正确的做法是用双手保护面部躺下,在地上缓慢地来回打滚,以熄灭火焰,也可用厚大衣、毯子包裹自身灭火。
4.发生火灾后,报警和救火要同时进行。家里起火时如果有两人在场,可一个人扑救另一人报警;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一边扑火一边向左邻右舍呼救。如果住宅内发生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燃气阀门,随即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此时,千万不要在该室内找电话报警,因为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当电话机受话器拿起到放下一瞬间,电话机的叉簧处会发生火花,极有可能引发爆炸。
5.发现火苗要就地取材扑打。水是最方便的灭火剂。但汽油、煤油等引发的火灾以及电器火灾等不能用水扑救。可用干粉、黄沙、毛毯、棉被等覆盖火焰。
6.油锅起火,可直接把锅盖盖上,从而隔离空气灭火,同时应关闭煤气等火源或将油锅平稳地端离炉火。油锅起火忌用水浇,以免助长火苗蹿出,引起火灾。
7.煤气、液化气管路着火,应先关闭阀门、接着可用围裙、衣物 、被褥等浸水后捂盖。
8.家用电器着火,应先断电源,然后用湿毛毯、棉被覆盖灭火,如仍未熄火,再用水浇。电视机着火用毛毯、棉被覆盖灭火时,人要站在电视机后侧或旁边,以防显像管爆裂伤人。
9.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准备一两只灭火器,并掌握使用方法。一旦发生火灾,便可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
10.髙层建筑火灾时切勿入电梯。因为发生火灾后,都会断电而造成电梯停运,逃进电梯容易被困。另外,电梯口直通大楼各层,火场上烟气涌入电梯并极易形成“烟囱”效应,人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11.卫生间可用于避难。如果所有安全通道均被切断,这时唯一的选择是退到相对较安全的卫生间内。被困者进入卫生间后可将门窗关紧,缝隙堵严,拧开所有的水龙头放水,特别是浴缸中应不断放水。一方面便于取水浇门窗降温,另一方面火势发展到卫生间时,人还可以躲到浴缸中暂时躲避一下。
12.发出求援信号。无法逃离火场的人员应尽量等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白天可以晃动鲜艳衣物,夜晚,可以用手电筒不停地向外发出信号。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