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记

发布日期:2013-11-25 16:37:57浏览次数:1470

泰山是五岳之首,历来被誉为中国旅游必去的著名景点。孔夫子对泰山的评价有“登泰山,小天下”的美誉。因此内心一直存着对泰山的向往,11月12日,这个想法终于实现了,公司组织到泰山旅游,我终于可以亲见其雄伟的风姿。

十一月的泰山已经入冬,天气很冷,路上的树木已开始落叶,只留下少数的桔黄色挂在枝头。天空微微下着小雨,空气湿漉漉的,寒冷而清新。这里的气候与南方有很大区别,一时让我们难以适应。当地的人们热情而纯朴,商业意识与杭州有很大的差别,一把较精致的竹手杖竟只用二元就可买到,而相同的物品在西湖边需要10元左右。

为了登山,我们人手一支手杖,开始登泰山之旅。起初山势十分平缓,台阶宽阔而平坦,与平日里散步的感觉一样。我们兴致勃勃地听着导游介绍大山的故事,泰山不愧是名山,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最著名的泰山封禅的石碑高度竟达数几十米,上面由秦国的李斯所编写。听导游讲,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了皇帝,都第一件事就是朝拜泰山,先后有十二位皇帝到泰山封禅,用以稳固他们的江山社稷。这里也成了历史文化的展览馆,古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遗迹外,真正的体会一下:一览众山小的伟大气魄。主要景观有:南天门、月观峰、天街、白云洞、孔子庙、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探海石、日观峰、瞻鲁台等。除了这些历史古迹外,还有许多的传说吸引着我们。在登山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五大夫松”,据说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10年登封泰山,行到此处遇到暴雨,躲避于大树下,因树护驾有功,于是封这树为“五大夫”。“五大夫”本是秦朝爵位第九级,并非指五棵松树。还有山上有一座无字碑,据说是汉武帝封禅时立。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公元110年3月,汉武帝到泰山封禅,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便别出心裁,立此无字碑于泰山极顶,让后世崇拜,以示他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

泰山上的石头很多,形状和颜色各异,且材质坚硬,特别适合刻字做碑,这也是泰山上石刻特别多的原因所在。在当地有“石敢当”的传说,泰山的石头可以避邪,当地人就用石头做成各种工艺品出售,因此都发了家。我们都十分感兴趣,不少人打算买回去当做纪念品送给亲友。

也许是由于当地气候干燥的原因,山上基本只有一种树是大量生长的,那就是松柏树,它们生长得粗壮而有风骨,每棵松柏都昂首挺胸,在寒冷的冬季旺盛地生长着,深褐色的树杆纹里整齐而有规则地自上而下弯曲变化,仿佛是流水一般,神秘而古朴,带给人们对自然界的无限瑕想,时间和大自然的共同作用使松树变成了如此美丽的形状,山上的岩石高耸,峭壁陡立,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那么和谐而壮丽。这些松柏在泰山上傲然挺立,展现出一种顽强向上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

我们随着山势不断攀登,终于来到了著名的“十八盘”,在这里登山变得艰难起来,山势越来越陡峭,有的台阶几乎是达到60度。这时,已走了很长路的我们双脚已变得十分沉重,抬头向上望去,仿佛一条巨龙匍匐在泰山半山腰,龙头就在山顶张望着我们。望着远处高高的山顶,我们有些想要放弃,这时,陈总对大家说:“再坚持坚持,前面就快到南天门了,大家努把力”。说着,他在前面带头登上了更高的台阶,大家又鼓起了勇气,再次向山顶登去,每登上100米,在石阶上就会有一个数字标识,告诉我们又进了一步。这种方法激励了我们,最终登上了南天门,到达了泰山的山顶。真正体会到“会当凌觉顶,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这时,所有的劳累已全部忘记,我们只有成功后的喜悦。泰山被我们征服了,在这里看到了迎客松,欣赏了壮丽风景。人生也是这样,有辛苦,有挫折,有喜悦,只要坚持正确的目标,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理想,欣赏到美好的风景。

 

                            省进出口银行大厦物业服务中心  毕小莉